打了流感疫苗,為何又感冒?
摘錄自 常春月刊
企畫/文/陳淑卿
天冷了,流行性感冒病毒來勢洶洶,大多數的高危險群皆已施打流感疫苗,如此就可確保病毒不侵了嗎?
膨大海治喉痛、灌雞湯治感冒.....,這些老阿嬤祖傳的治感冒秘方,真的有效嗎?
西醫解惑
打疫苗,不是萬靈丹?
「你打過流感及肺炎疫苗了嗎?」這是近一個多月來,許多老人家之間的問候語。
公費流感疫苗已於10月1日起開打,今年,在王永慶先生的經費贊助下,政府又提供75歲以上老人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在政府大力宣導下,大多數的老人家左右臂已各打一針,但臨床上發現,許多人對流感及肺炎的認識仍不盡然正確。
台北榮總老年醫學科主任陳亮恭針對近日門診中民眾常提出的疫苗相關疑問,以及感冒的照護問題,提出以下解答:
我已經打了流感疫苗,為何還是感冒了?
首先必須釐清你得的是「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
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種,而流行性感冒則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流感病毒的傳染力非常強。
兩者的症狀並不相同,一般感冒大都只是喉嚨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但流感的全身性症狀比較嚴重,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其痊癒的時間通常比一般感冒長,有時會引發併發症,例如肺炎,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統計,1999 ~2004年間,每年約有4500人死於流感及其併發症,其中超過80﹪為65歲以上的老人。這也就是為何政府呼籲高危險群務必施打流感疫苗的原因,因為施打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方法。
所以,打了流感疫苗,卻又感冒了,很可能只是一般感冒,而不是流行性感冒。
此外,流感病毒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容易發生突變,所以已接種流感疫苗,並不代表一定不會得到流感,而是可以明顯降低得到流感的機率。因為每一個流感流行季節會有多種型別的流感病毒,流感疫苗只能保護其中三種流感病毒型別。
不過,不用太擔心打的疫苗是無效的,疾病管制局分析,今年流感流行季將以B型(60﹪)或A型H3亞型(35﹪)為主要流行別,其中疫苗B型病毒株成分與今年預測流行病毒型別相符,今年所採購的疫苗與目前國內流行的流感病毒株吻合,所以預期今年疫苗的保護力會提升。
正因為流感病毒經常變異,所以可別以為去年打過,今年就不必再打,提醒您,就算曾得過流行性感冒或施打過流感疫苗,也不會終生免疫。且疫苗保護力一般不超過1年,因此每年必須接種1次。
我今年打了肺炎鏈球菌疫苗,明年還需施打嗎?
肺炎鏈球菌是導致肺炎的主要元凶之一,最常侵襲2歲以下及65歲以上的族群,尤其在國內外是造成老年人致死的重要死因,近年來肺炎居國人10大死因第6位,據統計每年超過5000人死於肺炎,然實際上,這數字可能有所低估。
肺炎鏈球菌原本就存在正常人的呼吸道內(如鼻腔及喉嚨),當免疫功能不全或先前曾經遭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時,就會比較容易發病,常見合併感染症有腦膜炎、腹膜炎、敗血症等,老年人若出現肺炎鏈球菌引發的腦膜炎,致死率極高。
肺炎鏈球菌感染常發生得很突然,會覺得冷到發抖,伴隨高燒、咳嗽、呼吸短促及胸痛,有些人會噁心、嘔吐、頭痛或肌肉痠痛,症狀與流行性感冒十分相似。
肺炎鏈球菌感染的治療非常棘手,目前第一線抗生素的抗藥性已達7成,第二線抗生素的抗藥性也達2~3成。
近年國內流感疫苗的接種率相當高,但臨床發現肺炎發生率並未降低;且臨床也發現流感合併肺炎死亡率相當高,所以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皆施打是必要的預防之道。
國際間多建議在流感流行季節時,肺炎鏈球菌疫苗與流感疫苗分開不同部位同時接種,能有效地預防肺炎的發生。國內因限於公衛預算問題,一直未能提供肺炎疫苗的公費接種,後因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先生曾親歷肺炎折磨,經醫師建議接種疫苗後領受好處,所以他捐贈疫苗,今年開始,75歲以上長者可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可別以為肺炎鏈球菌疫苗年年施打可提高預防效果,請注意,此疫苗5年打1次即可,如果在短期內重複施打,反而可能會引起強烈的身體免疫反應,未蒙其利反受其害。
我還沒打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現在打來得及嗎?
流感病毒在冬天較為活躍,故以冬天天冷時較易流行,流行季節為每年12月起至隔年2~3月,疫苗注射後約需經過兩週才會產生保護效果,每年10月、11月是接種疫苗的最佳時間,但在12月以後接種還是有保護效果。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已在10月1日開打了,施打對象包括65歲以上老人、安養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3歲以下的幼兒、國小1~4年級學童、罕病患者、重大傷病患者、醫事及衛生單位防疫相關人員、禽畜養殖及動物防疫工作人員等高危險群。公費疫苗在12月1日之後如還有剩,才會擴大接種對象至全民。因此,民眾可以衡量自身需求,選擇自費施打流感疫苗。
至於肺炎鏈球菌疫苗全年皆可施打,除了公費接種對象外,民眾如有需求,可至醫療院所自費施打。
值得提醒的是,除了老人,5歲以下的幼童也是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高危險群,根據統計,全球每年5歲以下兒童,因感染肺炎鏈球菌死亡的人數高達100萬,而主要死因多是肺炎。因此,家長除了注意流感,對於肺炎鏈球菌疾病也要特別注意,在政府尚未提供免費施打之際,若經濟許可,可以考慮自費接種,預防感染風險。
感冒需要看醫生嗎?還是自己買藥吃就好?
感冒不一定要看醫生,針對一般感冒的症狀如流鼻水、輕微喉嚨痛等症狀,多喝水、休息,服用目前合格上市的感冒藥是可以的,只是要注意遵照安全服用劑量。
但有一些狀況,就必須要就醫了,像是符合流行性感冒的症狀,如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應在48小時黃金治療期內,盡速就醫,可防止病情惡化及再傳染給他人。
如果發燒合併咳嗽的時間拉長,必須小心可能是肺炎的徵兆。如果服用退燒藥後退燒,但不久後又再發燒,如此燒燒退退不會好,就一定要去看醫生了。
比較要特別注意的是一些體弱老年人,因身體反應差,即使已經罹患肺炎,也沒有發燒症狀,甚至X光片檢查也未顯示異狀,但通常神智會出現變化,類此不典型的感冒症狀,要特別提高警覺,應迅速就醫,以免發生危險。
此外,一些慢性病患一旦感冒,必須注意身體狀況,最好就醫觀察。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肺疾患者,因本身心肺功能就比較差,臨床上常見罹患小感冒也嚴重到要住院;氣喘病患者一旦感冒也容易加重病情,必須留意;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功能差,感冒症狀也會比較明顯;而高血壓患者只要一咳嗽,因橫膈膜作用關係,血壓常會飆高,千萬小心。
感冒時吃抗生素比較有效?
這當然是大錯特錯,抗生素是殺細菌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用抗生素當然是殺不掉的。
可是有人會說:「我感冒時吃了抗生素,真的感覺比較好耶!」這是因為感冒時吸呼道發炎,黏膜抵抗力變差,原本就存在的細菌趁機發威,吃了抗生素殺的其實是細菌而不是感冒病毒,所以會以為症狀好轉。
針對感冒,醫師並不會開立抗生素,常常有些民眾是自行購買服用的,由於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定療程,如未遵從醫囑,吃幾天症狀好轉就停藥,可能造成嚴重的抗藥性,甚至會造成全人類群體抗藥性問題,導致某些細菌感染性疾病面臨無藥可醫的地步。
聽人家說感冒要吊點滴(俗稱吊大筒)或打針,感冒才會好得快,是真的嗎?
的確很多民眾會要求要吊點滴,也確實有些診所提供這樣的醫療,但是在大型醫院只會使用在救急的狀況。吊點滴主要是針對一些缺水分、食慾不振的患者,以500c.c.的水加上葡萄糖輸入體內,可快速補充水分,的確會讓患者感覺比較舒緩,但是並未有助於縮短感冒病程。
對於感冒的處置,醫院通常會開立口服藥物,但是有一些診所會以打針的方式來處理,一般來說,針劑藥物是以類固醇藥物加上維他命B群,具有消炎退燒作用,可以快速降低發炎反應,改善倦怠無力感,能緩解症狀,但無助於感冒病程的縮短。
值得注意的是,打針存在風險,因為藥物直接進入血管,若發生不良反應往往來得又急又快,這也就是以前新聞常見有人打退燒針後,當場在診所或返家就立即發生過敏性休克的狀況。在醫院,除非發燒非常嚴重,才會打這種退燒針,而且必須由醫師監視施打後的狀況。
發燒了,衣服穿愈多愈好,棉被蓋厚一點,才會出汗退燒?
感冒發燒時,有時不太會出汗導致身體散熱的功能不佳。且發燒時,會覺得冷,此時穿多點衣服是對的,能讓身體出汗,有助於身體的散熱進而退燒。服用退燒藥後也會出汗,助於散熱,讓身體感覺比較舒服。
但是,老人及小孩因為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如果過度包裹身體,反而更不容易散熱,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只要穿稍厚點就好,並且應該處於通風的環境中。
感冒後容易有咳嗽症狀,建議患者最好戴上口罩,以避免吹到風後使咳嗽加劇,也可避免飛沫傳染給他人。
摘錄自 常春月刊
企畫/文/陳淑卿
天冷了,流行性感冒病毒來勢洶洶,大多數的高危險群皆已施打流感疫苗,如此就可確保病毒不侵了嗎?
膨大海治喉痛、灌雞湯治感冒.....,這些老阿嬤祖傳的治感冒秘方,真的有效嗎?
西醫解惑
打疫苗,不是萬靈丹?
「你打過流感及肺炎疫苗了嗎?」這是近一個多月來,許多老人家之間的問候語。
公費流感疫苗已於10月1日起開打,今年,在王永慶先生的經費贊助下,政府又提供75歲以上老人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在政府大力宣導下,大多數的老人家左右臂已各打一針,但臨床上發現,許多人對流感及肺炎的認識仍不盡然正確。
台北榮總老年醫學科主任陳亮恭針對近日門診中民眾常提出的疫苗相關疑問,以及感冒的照護問題,提出以下解答:
我已經打了流感疫苗,為何還是感冒了?
首先必須釐清你得的是「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
引起感冒的病毒有很多種,而流行性感冒則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流感病毒的傳染力非常強。
兩者的症狀並不相同,一般感冒大都只是喉嚨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但流感的全身性症狀比較嚴重,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其痊癒的時間通常比一般感冒長,有時會引發併發症,例如肺炎,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死亡,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統計,1999 ~2004年間,每年約有4500人死於流感及其併發症,其中超過80﹪為65歲以上的老人。這也就是為何政府呼籲高危險群務必施打流感疫苗的原因,因為施打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方法。
所以,打了流感疫苗,卻又感冒了,很可能只是一般感冒,而不是流行性感冒。
此外,流感病毒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容易發生突變,所以已接種流感疫苗,並不代表一定不會得到流感,而是可以明顯降低得到流感的機率。因為每一個流感流行季節會有多種型別的流感病毒,流感疫苗只能保護其中三種流感病毒型別。
不過,不用太擔心打的疫苗是無效的,疾病管制局分析,今年流感流行季將以B型(60﹪)或A型H3亞型(35﹪)為主要流行別,其中疫苗B型病毒株成分與今年預測流行病毒型別相符,今年所採購的疫苗與目前國內流行的流感病毒株吻合,所以預期今年疫苗的保護力會提升。
正因為流感病毒經常變異,所以可別以為去年打過,今年就不必再打,提醒您,就算曾得過流行性感冒或施打過流感疫苗,也不會終生免疫。且疫苗保護力一般不超過1年,因此每年必須接種1次。
我今年打了肺炎鏈球菌疫苗,明年還需施打嗎?
肺炎鏈球菌是導致肺炎的主要元凶之一,最常侵襲2歲以下及65歲以上的族群,尤其在國內外是造成老年人致死的重要死因,近年來肺炎居國人10大死因第6位,據統計每年超過5000人死於肺炎,然實際上,這數字可能有所低估。
肺炎鏈球菌原本就存在正常人的呼吸道內(如鼻腔及喉嚨),當免疫功能不全或先前曾經遭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時,就會比較容易發病,常見合併感染症有腦膜炎、腹膜炎、敗血症等,老年人若出現肺炎鏈球菌引發的腦膜炎,致死率極高。
肺炎鏈球菌感染常發生得很突然,會覺得冷到發抖,伴隨高燒、咳嗽、呼吸短促及胸痛,有些人會噁心、嘔吐、頭痛或肌肉痠痛,症狀與流行性感冒十分相似。
肺炎鏈球菌感染的治療非常棘手,目前第一線抗生素的抗藥性已達7成,第二線抗生素的抗藥性也達2~3成。
近年國內流感疫苗的接種率相當高,但臨床發現肺炎發生率並未降低;且臨床也發現流感合併肺炎死亡率相當高,所以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皆施打是必要的預防之道。
國際間多建議在流感流行季節時,肺炎鏈球菌疫苗與流感疫苗分開不同部位同時接種,能有效地預防肺炎的發生。國內因限於公衛預算問題,一直未能提供肺炎疫苗的公費接種,後因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先生曾親歷肺炎折磨,經醫師建議接種疫苗後領受好處,所以他捐贈疫苗,今年開始,75歲以上長者可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可別以為肺炎鏈球菌疫苗年年施打可提高預防效果,請注意,此疫苗5年打1次即可,如果在短期內重複施打,反而可能會引起強烈的身體免疫反應,未蒙其利反受其害。
我還沒打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現在打來得及嗎?
流感病毒在冬天較為活躍,故以冬天天冷時較易流行,流行季節為每年12月起至隔年2~3月,疫苗注射後約需經過兩週才會產生保護效果,每年10月、11月是接種疫苗的最佳時間,但在12月以後接種還是有保護效果。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已在10月1日開打了,施打對象包括65歲以上老人、安養機構住民及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3歲以下的幼兒、國小1~4年級學童、罕病患者、重大傷病患者、醫事及衛生單位防疫相關人員、禽畜養殖及動物防疫工作人員等高危險群。公費疫苗在12月1日之後如還有剩,才會擴大接種對象至全民。因此,民眾可以衡量自身需求,選擇自費施打流感疫苗。
至於肺炎鏈球菌疫苗全年皆可施打,除了公費接種對象外,民眾如有需求,可至醫療院所自費施打。
值得提醒的是,除了老人,5歲以下的幼童也是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高危險群,根據統計,全球每年5歲以下兒童,因感染肺炎鏈球菌死亡的人數高達100萬,而主要死因多是肺炎。因此,家長除了注意流感,對於肺炎鏈球菌疾病也要特別注意,在政府尚未提供免費施打之際,若經濟許可,可以考慮自費接種,預防感染風險。
感冒需要看醫生嗎?還是自己買藥吃就好?
感冒不一定要看醫生,針對一般感冒的症狀如流鼻水、輕微喉嚨痛等症狀,多喝水、休息,服用目前合格上市的感冒藥是可以的,只是要注意遵照安全服用劑量。
但有一些狀況,就必須要就醫了,像是符合流行性感冒的症狀,如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應在48小時黃金治療期內,盡速就醫,可防止病情惡化及再傳染給他人。
如果發燒合併咳嗽的時間拉長,必須小心可能是肺炎的徵兆。如果服用退燒藥後退燒,但不久後又再發燒,如此燒燒退退不會好,就一定要去看醫生了。
比較要特別注意的是一些體弱老年人,因身體反應差,即使已經罹患肺炎,也沒有發燒症狀,甚至X光片檢查也未顯示異狀,但通常神智會出現變化,類此不典型的感冒症狀,要特別提高警覺,應迅速就醫,以免發生危險。
此外,一些慢性病患一旦感冒,必須注意身體狀況,最好就醫觀察。例如: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肺疾患者,因本身心肺功能就比較差,臨床上常見罹患小感冒也嚴重到要住院;氣喘病患者一旦感冒也容易加重病情,必須留意;糖尿病患者因免疫功能差,感冒症狀也會比較明顯;而高血壓患者只要一咳嗽,因橫膈膜作用關係,血壓常會飆高,千萬小心。
感冒時吃抗生素比較有效?
這當然是大錯特錯,抗生素是殺細菌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用抗生素當然是殺不掉的。
可是有人會說:「我感冒時吃了抗生素,真的感覺比較好耶!」這是因為感冒時吸呼道發炎,黏膜抵抗力變差,原本就存在的細菌趁機發威,吃了抗生素殺的其實是細菌而不是感冒病毒,所以會以為症狀好轉。
針對感冒,醫師並不會開立抗生素,常常有些民眾是自行購買服用的,由於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定療程,如未遵從醫囑,吃幾天症狀好轉就停藥,可能造成嚴重的抗藥性,甚至會造成全人類群體抗藥性問題,導致某些細菌感染性疾病面臨無藥可醫的地步。
聽人家說感冒要吊點滴(俗稱吊大筒)或打針,感冒才會好得快,是真的嗎?
的確很多民眾會要求要吊點滴,也確實有些診所提供這樣的醫療,但是在大型醫院只會使用在救急的狀況。吊點滴主要是針對一些缺水分、食慾不振的患者,以500c.c.的水加上葡萄糖輸入體內,可快速補充水分,的確會讓患者感覺比較舒緩,但是並未有助於縮短感冒病程。
對於感冒的處置,醫院通常會開立口服藥物,但是有一些診所會以打針的方式來處理,一般來說,針劑藥物是以類固醇藥物加上維他命B群,具有消炎退燒作用,可以快速降低發炎反應,改善倦怠無力感,能緩解症狀,但無助於感冒病程的縮短。
值得注意的是,打針存在風險,因為藥物直接進入血管,若發生不良反應往往來得又急又快,這也就是以前新聞常見有人打退燒針後,當場在診所或返家就立即發生過敏性休克的狀況。在醫院,除非發燒非常嚴重,才會打這種退燒針,而且必須由醫師監視施打後的狀況。
發燒了,衣服穿愈多愈好,棉被蓋厚一點,才會出汗退燒?
感冒發燒時,有時不太會出汗導致身體散熱的功能不佳。且發燒時,會覺得冷,此時穿多點衣服是對的,能讓身體出汗,有助於身體的散熱進而退燒。服用退燒藥後也會出汗,助於散熱,讓身體感覺比較舒服。
但是,老人及小孩因為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如果過度包裹身體,反而更不容易散熱,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只要穿稍厚點就好,並且應該處於通風的環境中。
感冒後容易有咳嗽症狀,建議患者最好戴上口罩,以避免吹到風後使咳嗽加劇,也可避免飛沫傳染給他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