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姊高興,我就高興
手足之間不求回報的慷慨,是人格中感性部分的萌芽。
助姊姊為快樂之本晚上九點,準時將孩子送上床。
當天我好累,昨夜晚睡,接著第二天又寫了一整天的東西, 剛好先生出差不必等門,所以媽媽也跳上床,準備看看書就要睡覺。
不到五分鐘,房門開了。弟弟笑臉盈盈, 二話不說跳上來用雙手環抱著我的脖子,溫柔地說(聲音甜美, 姿勢含情脈脈,如果有攝影機,馬上就可以開拍連續劇):「 妳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
不知從何時開始, 也不知他是不是背著我偷偷報名上過卡內基的說話課—— 有求於人時,要先說好聽的話,接著再說些無關緊要的話, 接著才可以切入主題:「我可不可以問妳一件事?」 而且問法要迂迴,最後再補上一句:「要等我全部說完, 才可以說好或不好哦!」
父母常常太心急、又沒耐心,往往不等孩子把話全都說完, 就下結論。(我看該上課的是父母。)父母知道嗎? 孩子很不喜歡這樣的態度。
「好,什麼事?」媽媽馬上在心裡提醒自己,要傾聽、要有耐心。
姊姊說她肚子餓,現在可不可以吃麵包?」
孩子知道媽媽嚴守每天的關燈睡覺時間,只要遲了, 媽媽的狂牛症就會發作。讓孩子睡飽有多重要啊! 曾經看過一個歐洲記者對台灣的觀察報導,其中說道:「 台灣的孩子,是全世界最晚睡覺的。」
睡眠夠不夠,攸關著孩子的一切,健康、功課、食慾、專心、 學習力、人際關係……總括一句話就是: 孩子的什麼事都可能與睡眠有關,這些種種都是無形的、看不見的、 不可度量的,所以我是那種寧願孩子少寫功課而多睡覺的媽媽。
所以孩子心裡清楚,過了上床時間,還敢跟媽媽喊肚子餓, 吃完後又要耗時的再刷一次牙齒,這要是沒處理好, 可是會讓媽媽暴跳如雷的。
「好!」這次媽媽爽快答應,可見之前的甜言蜜語還是有用。
其實我也是看個案處理,因為當天晚飯吃的比平常早,大概五點吧。 媽媽也瞭解孩子,姊姊要不是真的肚子餓得咕咕叫, 也不會為了吃上兩片土司,願意再經歷一次刷牙的麻煩。
喜孜孜的弟弟跳下床,出房門之際對我使了個眼色, 然後故意很大聲地說,「哦,不行喔……好―吧……」 聲音哀淒而絕望,他想先愚弄姊姊一下, 然後再給她一個勝利的驚喜。
「你又不能吃,幹嘛來幫姊姊問?」我好奇地追問兒子。 孩子們很守分際,不因為姊姊有,他就可以要。 當然兒子也可以說他肚子餓,但除非他真的餓, 不然他不會信口開河。
「我知道,可是姊姊會給我禮物。」「真的?」「沒有啦!騙你的。 」然後,報以我一個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神情。
兩分鐘後,我不厭其煩地追到他們的房門口,用「已經給您們通融, 別想討價還價」的語氣說:「十分鐘內吃完,包括刷牙。」 媽媽知道,孩子畢竟是孩子,需要提醒。
這時,看見姊姊已經拿著兩片土司在啃,瞥見弟弟口中也鼓鼓的—— 是一個冰塊。真是知道變通啊,不能吃東西, 但是含個冰塊可以不用刷牙,也比眼巴巴地看人吃要好吧。
手足之間不求回報的慷慨,是人格中感性部分的萌芽。
助人為快樂之本,原來是不分年齡大小的。
先看弟弟啦!
九月的下午,香港的天氣與台北不遑多讓,悶熱得可以。 等著接孩子放學的家長聚在一起吱吱喳喳, 更助長了這股酷熱的氣焰。好不容易等齊兩個孩子, 人潮也漸漸散去。
弟弟自顧自地在校園一旁玩著, 姊姊開始興致勃勃地跟媽媽敘述一天的總總,「我不想她跟著我, 但又不想直說傷她的心……於是我午飯也不吃就躲進圖書館,然後… …她又跟來,我又從後門溜走……」姊姊在學校遇上的難題, 我聽得聚精會神,簡直媲美連續劇,有時緊張,有時誇張, 有時氣憤;對於整日鎮守家庭的媽媽來說, 剛好需要八卦故事的刺激,來活化腦子。
「媽媽,妳過來一下。」弟弟不知道發現了什麼新鮮事。 孩子總喜歡分享,雖然媽媽最討厭談八卦時被打擾, 我還是勉為其難地跟過去。原來他發現了小孩子高度的籃球架, 想表演投球技術給我們看。
我和姊姊是到了籃框旁邊沒錯,但是當弟弟準備投籃的那一刻, 媽媽竟然迫不及待地轉頭看著姊姊,希望她趕快繼續「口述連續劇」 。
父母就是這樣漫不經心。以為人到了,心就到了。 其實孩子明白的很。
只見姊姊突然天外飛來一句:「先看弟弟啦!」那一刻我有種錯覺— —她是媽媽,我才是孩子。
弟弟喜孜孜地投籃,雖然球沒進,可是他的表情好滿足。
因為媽媽在看他,而且還有姊姊。
我要去陪姊姊
晚飯過後,媽媽坐在客廳沙發上看書看得起勁, 其實也是因為寫了一整天的東西,累得除非原子彈爆發要逃命, 不然一步也不想動。
到了姊姊的洗澡時間,她要媽媽陪,因為剛搬新家, 她還不習慣新浴室。
「姊姊,先準備好衣服,進了澡盆再叫我。」 媽媽總要掙扎到最後一秒鐘才甘願就範,簡直就是孩子行為的翻版。
等媽媽很不情願地進了浴室後, 卻發現這小姐提了一台手提音響進來, 準備一邊洗澡一邊聽故事錄音帶。 這通常是她沒人陪伴時的洗澡行頭之一。
「錄音帶關掉,媽媽不想聽,好吵!」天知道我是陪得不甘願, 心想既然有錄音機陪妳,幹嘛還要拉著媽媽,累死我不償命嗎?
「可是,我想聽。」
「想聽就自己洗。」媽媽語氣之兇惡,真該打二十大板。 我以為她會妥協。
「好!那我就自己洗。」答得壯烈凜然,卻含著極大的怨氣。 這時如果孩子有個榔頭在手,包準會往媽媽頭上敲去。
媽媽走出浴室又躺回沙發,只見正在寫功課的弟弟, 二話不說地跳下書桌,抱著一堆功課本子往浴室走去。
「你幹嘛?」我問。
「陪姊姊。」他面無任何表情,不跟我多廢話一個字, 頭也不回地走進浴室。他沒拿榔頭敲我,卻讓我當場醒來。
父母啊!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
您看啊!連小孩都看不下去了。
摘錄 還好,我們生了兩個孩子
手足之間不求回報的慷慨,是人格中感性部分的萌芽。
助姊姊為快樂之本晚上九點,準時將孩子送上床。
當天我好累,昨夜晚睡,接著第二天又寫了一整天的東西,
不到五分鐘,房門開了。弟弟笑臉盈盈,
不知從何時開始,
父母常常太心急、又沒耐心,往往不等孩子把話全都說完,
「好,什麼事?」媽媽馬上在心裡提醒自己,要傾聽、要有耐心。
姊姊說她肚子餓,現在可不可以吃麵包?」
孩子知道媽媽嚴守每天的關燈睡覺時間,只要遲了,
睡眠夠不夠,攸關著孩子的一切,健康、功課、食慾、專心、
所以孩子心裡清楚,過了上床時間,還敢跟媽媽喊肚子餓,
「好!」這次媽媽爽快答應,可見之前的甜言蜜語還是有用。
其實我也是看個案處理,因為當天晚飯吃的比平常早,大概五點吧。
喜孜孜的弟弟跳下床,出房門之際對我使了個眼色,
「你又不能吃,幹嘛來幫姊姊問?」我好奇地追問兒子。
「我知道,可是姊姊會給我禮物。」「真的?」「沒有啦!騙你的。
兩分鐘後,我不厭其煩地追到他們的房門口,用「已經給您們通融,
這時,看見姊姊已經拿著兩片土司在啃,瞥見弟弟口中也鼓鼓的——
手足之間不求回報的慷慨,是人格中感性部分的萌芽。
助人為快樂之本,原來是不分年齡大小的。
先看弟弟啦!
九月的下午,香港的天氣與台北不遑多讓,悶熱得可以。
弟弟自顧自地在校園一旁玩著,
「媽媽,妳過來一下。」弟弟不知道發現了什麼新鮮事。
我和姊姊是到了籃框旁邊沒錯,但是當弟弟準備投籃的那一刻,
父母就是這樣漫不經心。以為人到了,心就到了。
只見姊姊突然天外飛來一句:「先看弟弟啦!」那一刻我有種錯覺—
弟弟喜孜孜地投籃,雖然球沒進,可是他的表情好滿足。
因為媽媽在看他,而且還有姊姊。
我要去陪姊姊
晚飯過後,媽媽坐在客廳沙發上看書看得起勁,
到了姊姊的洗澡時間,她要媽媽陪,因為剛搬新家,
「姊姊,先準備好衣服,進了澡盆再叫我。」
等媽媽很不情願地進了浴室後,
「錄音帶關掉,媽媽不想聽,好吵!」天知道我是陪得不甘願,
「可是,我想聽。」
「想聽就自己洗。」媽媽語氣之兇惡,真該打二十大板。
「好!那我就自己洗。」答得壯烈凜然,卻含著極大的怨氣。
媽媽走出浴室又躺回沙發,只見正在寫功課的弟弟,
「你幹嘛?」我問。
「陪姊姊。」他面無任何表情,不跟我多廢話一個字,
父母啊!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
您看啊!連小孩都看不下去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