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網頁

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

別當「超人媽媽」

別當「超人媽媽」

好習慣成就孩子的大未來



不要攬下兒女所有的事,以免孩子失去責任心。

父母不宜包辦子女生活上、學習上的所有事,免得孩子依賴成性,

等以後什麼事都做不來時,還反過來怪你!




⊕ 媽媽超人,兒子低能



俞小勝的媽媽,是一位能幹型的全職媽媽,我的兒子小乖從小三到小六都跟小勝同班。記得有一次,小乖期中考國語考九十六分、數學考九十二分,我說:「九十分以上就很不錯了!」小乖却說:「第一名的小勝國語考一百分、數學考九十八分,還被他媽媽打了兩下。」我的天啊!俞太太居然要求每科滿分。據說小勝的數學都提前趕在開學前找家教上完,英文更是從三歲就開始補習。為了就近照顧,俞太太還特別在學校附近買房子,每天陪兒子一起上學去當「愛心媽媽」,放學後更帶著小勝到處趕才藝班,每天課程排得滿滿滿。



俞太太號稱「超人媽媽」,小勝的功課若有疑問,她會自己打電話請教老師,剛開始老師很感動,總私下讚許說:「這位媽媽好用心哦!」但次數一多,便開始覺得:「這媽媽會不會管太多了?」有一次,小勝在學校和同學吵架,俞媽媽立刻打電話給老師,要求雙方家長召開協調會議。她也曾拜託老師讓小勝當班長,沒想到人際關係欠佳的小勝,當了一個禮拜的班長後,就被同學們轟下台。他家就在學校旁,但一遇刮風、下雨,媽媽一定會帶著外套、雨傘去接兒子。簡單地說,俞太太是小勝的「問題解決專家」。



⊕ 說什麼都是媽的錯?



五、六年級時,小勝出了幾次狀况。有一次小勝吵著不上學,因為他怪媽媽太晚叫他,害他遲到;後來媽媽說好說歹不只跟他賠不是,還親自到校跟老師說明,那不是他的錯。又有一次,俞太太聽從好友的勸告,讓小勝到烏來山上參加為期三天的野營。誰知兒子一回到家,就用力將背包一丟,哭喊著:「我什麼都不會!人家都知道怎麼抓蟲、看星星、排桌椅、燒營火、表演節目、講笑話……」俞太太這才想到除了鋼琴、小提琴兩項才藝,小勝的生活經驗幾乎是一片空白。



經這些挫折,小勝越來越叛逆,一向第一名的他,成績掉到了二十名之外,親子衝突越來越嚴重,而不管衝突的原因是什麼,小勝總是責怪媽媽管太多。接著,又發現先生外遇,俞太太幾乎崩潰,打電話到我家哭訴,我只能勸她:「對孩子能放手就放手,分數不要要求太高,多多關心先生。」



後來,與俞太太斷了音訊,據說她已離婚,目前單獨帶著兒子赴美。不知近况如何,我只能在此深深祝福他們母子兩人了……



上述事例中,俞太太就像「超人」一樣,對小勝的任何事情,處處安排、時時照顧,她以為這全是為了孩子好,不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讓他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任,才是最重要的價值所在。等到孩子生活經驗一片空白,受到重大挫折,反過來怪罪媽媽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有一種說法叫「優巴斯樹父母」,優巴斯樹(upas tree)長得很強壯,枝葉也很茂盛,可以保護、庇祐很多依賴著它生長的植物,但它也會分泌毒液,同時把它們毒死。「優巴斯樹父母」庇護著孩子成長,但最後卻使得孩子窒息,或阻礙了孩子的正常發展,養成孩子過度依賴、缺乏責任感、適應力不良等毛病。



天下雜誌曾提出一個新名詞叫:「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s)」,直升機父母無所不在,無所不管,他們時時在孩子上空盤旋,介入孩子的一切;無時無刻守望著孩子的一舉一動。誤以為愛孩子就要為孩子掃除一切人生的障礙,想盡辦法幫助孩子成功,其實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未來,卻往往產生深刻負面的影響。



親子教養百寶盒



⊕ 讓孩子順著本性發展

 

堅信子女是上天交付的託管品,不是自己的財產,不能隨意處分。父母只能輔導他順著本能及本性而發展,不要揠苗助長,也不可硬把他塞進父母所設定的框框裡。



⊕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

 

盡量不要幫子女做他自己會做、或可以學會做的事,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例如:自己鋪床整被、整理書桌、收納衣物、準備書包、野營背包等。讓他自己動手,有利於開發他的智慧、提高責任心與獨立性。



⊕ 父母要學著放手

 

如果察覺自己有「超人父母」或「直升機父母」傾向時,應設法慢慢鬆手,讓孩子有獨立的空間,並輔導他有自己選擇、自己負責的機會。也讓自己有到凱悅飯店喝下午茶、或到淡水漁人碼頭看看夕陽的閒情雅致。



⊕ 停止扮演「多功能活動鬧鐘」

 

如果父母現在還是扮演所謂的「多功能活動鬧鐘」角色,建議盡快帶孩子去選購一個他喜歡的鬧鐘(有狗吠聲、衝鋒號音等,或有一種每五分鐘後會再叫的貪睡鬧鐘)。你可能前三天還要「看著」他起床(盡量不要發聲叫他,也絕對不要幫他按鬧鐘),但最多一個禮拜後,孩子就能養成自己起床的本事了!

放手鬆心,真是超幸福!

放手鬆心,真是超幸福!

戴晨志幽默加油站



「不同,不代表不對!」

「放手,才能得手;鬆心,才能開心!」




美國前總統雷根已經過世,他在給夫人南茜的情書上寫著:「少了妳,我的生命將缺一個角。」雷根年老時,已經失去記憶,但夫人始終隨侍在側;他們走過銀幕歲月、走過全世界權力的最高峰,兩人攜手同行、恩愛一生,令人羨慕。



前不久,在一場演講後,一男士走過來給我簽名;他長得高高帥帥、很斯文,輕聲開口對我說:「戴老師,我剛結束一段三年的婚姻,太痛苦了!謝謝您今天的演講,讓我覺得我的分手是對的......」



真的,一對個性截然不同的男女,如果無法再相處了,或兩人都已痛苦不堪了,又何必一定要在一起?我總覺得,感情和愛情,是要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樂、更幸福、更美滿的!假如,感情帶來的是痛苦、悲慘和不快樂,那麼,早一點把它捨棄又何妨?



不過,反過來想,感情不睦,我們自己是不是也該負一些責任?有一對夫妻,結婚三十年,臉上都是掛著喜樂的笑容。有人問這老公,到底天天快樂,而且駐顏有術、體態硬朗的秘訣是什麼?



他說:「換個心情,處處去想老婆的好,要生氣就很困難了!」



人常常會生氣,看到不如己意的事就會發火、激動,以致於不該說、不該做的事,都會脫軌演出!可是,「不同」不代表「不對」呀!雙方之間或許有「差異」,但不代表對方「差勁」、「錯誤」呀!所以,只要多學習「不生氣哲學」,怒氣就會逐漸消退,家庭自然美滿!



有人說,愛情,是由A B C D所組成的──A(Accept):接受對方;B(Believe):相信對方;C(Care):處處關心他;D(Devoted):全心全意愛他。



愛一個人,就要接受他的「好」和「不好」。多給對方一個空間,也就是給自己一個空間!



因為,「放手,才能得手;鬆心,才能開心!」



溝通小箴言



國際知名武打明星成龍與電影女星林鳳嬌結婚後,依然在影壇大紅大紫,但林鳳嬌卻突然息影,不再公開露臉。



《讀者文摘》中文版在訪問成龍時問道:「妻子一直隱身在你背後,她不覺得委屈嗎?」



成龍坦言,他沒問過林鳳嬌這個問題,不過一天後,林鳳嬌以書面傳真回答《讀者文摘》:「我曾經,將委屈化為力量。我知道,幸福不是必然的。如果沒有當初的委屈,結果,哪會有現今的安逸和美滿?」



是的,過去忍受一些委屈,才會有今天的安逸和美滿!

一個人「放手鬆心」,才能「得手開心」,才能超幸福!

和孩子一起愛上運動

和孩子一起愛上運動

學前教育雜誌



文/林家煌(本刊特約撰文)



讓孩子愛運動的最好方法就是爸媽也喜歡運動。對幼兒來說,要「動」得有樂趣,不能用過高的標準來要求,同時必須選擇符合年齡的體能遊戲,讓孩子有成就感,才能產生持續學習的興致。



運動對孩子的好處已經是大家都肯定的。運動正好是認知、情意和技能三方面的結合發展,對孩子來說,是絕對不能缺少的!



親子玩體能遊戲,養成好習慣



學齡前孩子的可塑性高,同時所接受的社會訊息不是很多,所以,他還不會受到「腳踏車很難學,要跌倒很多次」、「游泳可能會吃到水,很恐怖」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因此學習時自然輕鬆,學習效果也最好。



爸媽多給孩子鼓勵,由體能遊戲來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孩子要學會運動、愛上運動自然變得更容易。但爸媽要知道,自己不愛運動就很難讓孩子愛上運動,所以你必須當孩子的模範,和他一起投入運動,一起享受運動的樂趣。





從家人可以一起做的運動開始



運動遊戲可以從不需要道具,或利用簡單生活工具就可以進行的項目開始。同時,也要隨著孩子的年齡和能力,慢慢用引導、漸進的方式來提高難度。



▓ 練習跑步和騎腳踏車



4~5歲的孩子步伐已達成人的八成,跑跳能力則為成人的五成,所以平時最簡單的運動就是和孩子並肩快走或跑步,但要注意孩子是否能跟上腳步;5~6歲時,孩子跑步已能自由控制身體了,你可以試著拉長跑步的路程。



此外,近來騎單車風氣盛行,是節能減碳又有益身心的活動,非常適合家人一起參與。一般學習騎車是從2歲9個月左右就可以騎三輪腳踏車,到了4~5歲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能騎附有輔助輪的腳踏車,如果平衡感強一點,甚至可以卸掉輔助輪。學會騎車的孩子,多半6歲就騎得很穩了,當他能自己掌控交通工具時,會有很大的成就感,也是準備獨立的一種表現。



▓ 變化多端的球類活動



球是孩子從小到大都喜歡的「玩具」,在不同年紀運用各種材質的球,不但能達到遊戲的目的,也有運動的功能。例如,4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玩「拍氣球」,親子隔一段距離面對面,一開始爸媽請先以孩子適合的高度輕輕拍給孩子,等孩子能夠習慣這個高度之後,再慢慢增加高度。鼓勵孩子變換拍打的方式,用手、頭、肩膀、腳、膝蓋去碰球,靈活運用身體各部位。



另外,也可以玩自製「保齡球」遊戲,用6~10個小寶特瓶裝水(約裝半瓶即可,以免太重打不倒)排成三角形或長方形,畫出一個距離及範圍作為遊戲區,用一顆軟皮球,以手投擲或用腳踢的方式,擊倒瓶罐。距離可以由近而遠漸漸增加難度。至於棒球、乒乓球等需要特別工具,且眼手協調及技巧難度較高的運動,建議在5、6歲之後開始嘗試。



上小學之後,孩子的運動類型開始轉變。由於孩子展開密集的團體生活,會逐漸接觸到團體競賽遊戲,如棒球、躲避球、飛盤,透過這類運動遊戲,孩子很容易和有相同興趣的孩子玩在一起,這麼一來,他們對於團體生活也能適應得比較快。孩子如果有運動基礎、身手靈活,對於跑步、跳遠、跳繩、溜冰等校園裡常見的活動,也就難不倒他。

成功,來自夢想與實踐!

成功,來自夢想與實踐!

戴晨志幽默加油站


缺乏勇氣,常被命運惡神打敗!



當我站在台上演講時,他在我的眼中是最特別的,因為他在千人之中,獨自坐著輪椅,眼神專注地聽講,也不時地給我點頭、微笑的回應。



後來,輪到他上台了。他坐著輪椅,不能四處走動,因為,他在兩歲時,發高燒,得了小兒麻痺症,一輩子都無法走路。他,是陳建民,隨著父母從大陸移民到新加坡。



陳建民坐在輪椅上說,他小時候,從未體驗過運動的滋味,只能羨慕其他的小朋友,能在陽光下奔馳、跳躍;而且,有些小朋友還會欺負他,故意在他背後偷打他的頭,然後說:「不是我、不是我!」



就因為雙腳小兒麻痺、被欺負,陳建民只能忍住氣,眼淚往肚子裡吞。有一次,又有小朋友在他背後偷打他的頭,被他逮到了,陳建民把小朋友的手臂抓了過來,狠狠地咬了一口!這麼一咬,陳建民被幼稚園「開除」了!



陳建民雖然行動不方便,但他十分用功唸書,從新加坡唸完醫學院畢業,又進入哈佛大學攻讀醫學研究所。可是,哈佛一名教授看到他坐輪椅,就對他說:「你是怎麼進來的?你真是在浪費我們醫學院學生的名額啊!」



當時,陳建民的心真痛啊!被歧視、被瞧不起,只因為他雙腳不能走路,只能坐輪椅!然而,後來陳建民以行動和毅力,來證明他殘而不廢;他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哈佛大學醫學研究所畢業。而當年歧視他的教授,也在陳建民畢業時,對他說:「對不起,我感到很慚愧,因為以前我只看到輪椅,沒看到輪椅上的人—一個有超強毅力和意志力的人!」



後來,陳建民又在英國牛津拿到碩士學位,更在紐西蘭獲得博士學位;目前,他在澳洲擔任「腦科醫生」兼研究員。



同時,多年來,陳建民一直用手轉動輪椅「跑馬拉松」,來自我挑戰,也為癌症兒童募款。他甚至在短短七十天之內,接連跑完七大洲、十個國家的「輪椅馬拉松」,而成為金氏世界紀錄的保持者。而且,近二十五年來,他也已經跑過六十場國際馬拉松比賽,包括「南極馬拉松」。



當陳建民坐在台上講述他的故事時,台下一千多名的聽眾無不深受感動,也全場起立鼓掌,久久不息。



他,不怨天、不尤人;他,為自己打造成功的生命!



演講結束後,我驅前與他握手,也向他致上最深的敬意!



想想,你我這一生,在生活上、職場上,豈不都要學習「陳建民精神」—



一、不生氣、要爭氣:別人欺負我、歧視我、瞧不起我,都沒關係,我就是要做出成績,讓別人刮目相看。



二、不傷心、要開心:即使身體有所殘缺,但一定要放下悲傷,走出陰霾與挫折,要創造自己亮麗的人生。



三、勇敢跳出舒適圈:唸哈佛、牛津是多麼不容易啊!用手轉動輪椅跑馬拉松,是何等艱困啊!但,我們都要勇敢跳出舒適圈、扭轉自我命運。



四、把微笑掛在臉上:即使生命有挫折,就像比賽時,輪椅被撞翻了、解體了,也灰頭土臉地被抬回家,但臉上依然要掛著微笑;因為,「當太陽升起時,就要微笑」呀!



五、把感動化為行動:成功,來自「夢想」與「實踐」。儘管自己無法行走,但他的行動,讓他走遍全世界;他的堅持,使他超越極限!



六、轉動愛心、幫助別人:近年來,陳建民博士透過轉動輪椅跑馬拉松,已募得一千四百萬美元,做為慈善基金,來幫助癌症兒童,真是可敬可佩啊!



真的,「勇氣」是成功的動力!多少人在職場上,灰心喪志,放棄了、或被打倒了!可是,人的生命是「要上」或「要下」,全看自己的抉擇—放棄了,一無所有;堅持到底,即使坐著輪椅,也能邁向高峰、攀上巔峰!



勵志小短文



有一個國中生,在作文簿上寫著︰「我的阿媽是一個七十五歲的老年婦人……」



老師在批改時,覺得此句話唸起來有點累贅,就用紅筆把「老年」兩個字圈起來,並在旁邊寫了「多餘的」三個字,然後把作文簿發還給學生,要他重新修正。



第二天,該生修改好文句之後,交回給老師看,只見上面寫著︰「我的阿媽是一個七十五歲的多餘的婦人……」



哈,這學生真是天真得很可愛啊!



其實,我們都不能成為一個「多餘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因為「天生我材必有用」啊!有些人雖然肢體殘障、音障,或是眼盲,但他們都「活出自己的價值」啊!



人生之中,都會有生命的低潮,也會遇到許多挫折與困頓,但是,「勇氣」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動力啊!一個人若缺乏勇氣,在生命低潮期也自我退縮、輕言放棄和缺席,則很容易被命運惡神打敗!相反地,「勇於改變、勇於突破、轉換念頭、正向思考、控制情緒」,就會使自己絕處逢生、走出人生谷底。



所以,在我們遇到困境時,可以學習「呼吸法」,來面對自己的困境和情緒。什麼是「呼吸法」呢?就是要學習和自己的內心對話,做自我溝通和激勵。



在「吸氣」時,要接納自己不舒服、不愉快的感覺,找出原因克服它、打敗它!在「呼氣」時,必須把不好的思緒和負面想法呼出去,以積極、樂觀、陽光的態度,來面對它。因為,只要我勇敢度過低潮期,一切都會過去,事情絕對不會如同想像中那樣糟糕,事情一定會愈來愈圓滿。



真的,想法愈正面、態度愈積極,人的運氣就會愈來愈好!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口角春風,避免錯誤溝通

口角春風,避免錯誤溝通

戴晨志幽默加油站


讚美,是口角春風、語言的鑽石;

欣賞別人、讚美別人,溝通沒煩惱。




一次,我到一家速食店去買午餐,準備上車趕路;可是排隊購買的人很多,讓我的心情高興不起來。好不容易,終於輪到我點餐了,我的口氣冷冷淡淡的;點完餐後,服務小姐突然對我說:「先生,你的領帶看起來好漂亮、好別緻哦!



呵,她的嘴巴居然這麼甜,四周客人的眼光都看過來,讓我很開心;心想,這小姐真不簡單,正當她忙於應付一大堆客人時,還有細膩的心思讚美一下客人的「小處之美」,真是不可多得的好服務員啊!



也曾有一小姐下了班,身心疲憊地走到超商買報紙,在櫃台結帳時,男工讀生清了一下喉嚨,大喊了一聲:「漂亮的小姐買中國時報一份!」



原來冷漠的小姐一聽,噗哧地笑了起來!呵,好一個「油腔滑調」的工讀生啊!未料,工讀生又對她說:「小姐,妳笑起來好漂亮喔!



媽呀,這小子居然這麼厲害,真是個「諂媚高手」啊!一兩句話,就把那小姐說得心花怒放、開心極了!



有人說:「欣賞他人、讚美他人,溝通就沒煩惱!」



的確,「讚美,是口角的春風、語言的鑽石!」不管是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希望能被欣賞、被肯定、被讚美啊!我們常說「日行一善」,其實,人際溝通時,嘴巴甜、懂得看到別人的優點,且適時地加以誇讚,也可以算是「一善」呀!



以前,我有個女同事,新燙了頭髮來上班;一進辦公室,小林一眼就看出來了,問道:「妳去燙頭髮啦?」



「對啊!」女同事喜孜孜地回答。



「噢!」小林噢了一聲,就低頭繼續忙自己的事。



這時,女同事氣得大聲說:「你死人哪?你連『很好看』三個字都不會講啊?難怪你交不到女朋友!」



溝通小箴言



我們的嘴巴,常吝於給別人誇讚,可是,卻又期盼別人給我們誇讚。其實,溝通時,只要「不虛偽、不言過其實、不顛倒是非」,適度地稱讚一下對方,或表達自己「對別人的正面感受」,都常有助於雙方感情的建立,而達到溝通的效果。



「多說讚美的好話,會使敵人,變成朋友;常說損人的刻薄話,會使朋友,變成敵人!」我們要如何選擇呢?



在溝通時,人常會陷入「溝通的十大障礙」中,我們都應盡量避免:



一、常「堅持己見,不顧及對方想法」,以為遵照己意,才是成功的溝通。

二、心中「存有成見與偏見」,已有預設立場,而聽不進別人的話。

三、自大、瞧不起人的心態,動不動就說「這樣你懂不懂」、「你錯了」。

四、喜歡搶話、不懂傾聽,破壞溝通氣氛。

五、只說尖酸、嘲諷的話,不懂說讚美、鼓勵的話。

六、自己語意模糊、表達不明,卻以為對方都應該完全了解。

七、只顧自己說話,不知製造對方說話的機會,也不懂請教對方。

八、用「上對下、命令式、恐嚇式或威脅式」的口吻說話,甚至不耐溝通,而以「肢體暴力」解決。

九、抱持「一定要馬上得到結論」的心態,認為在溝通的現場「立刻要分出對錯、輸贏」。

十、態度強硬,不懂柔軟和退讓,不知以退為進,也不知「退後一步,是往前跳躍」的道理。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紐時:台北 被全球低估的美食城


紐時:台北 被全球低估的美食城




更新日期:2008/09/22 07:20
編譯陳世欽/報導



紐約時報旅遊版記者葛羅斯(Matt Gross)21日在紐時發表專文介紹台北的美食,文中還引用被譽為國際創意新貴聖經的《Monocle》雜誌說法,稱台北是全球最被低估的首都,特別是在美食方面。

報導中說,在台北,許多美食店肆隱身現代化玻璃帷幕大樓之間的小巷弄,大多沒有華麗的裝潢,靠的是真材實料、真功夫,以及饕客的口耳相傳,才能在競爭激烈的餐飲界屹立不搖。

報導指出,最近閉幕的奧運雖然讓全球體認到北京散發傳統與現代融合的獨特風韻,然而一提到美食,台北顯然更勝一籌,因為台北的美食結合更多元素,而且網羅街頭小吃與高檔菜餚,兩者並存不悖,美味更勝北京名菜。更何況,地無分南北的台灣人可能是除了新加坡人以外,最愛吃食的亞洲人,自然也不可能放過美食。

台灣是族群大融爐,大江南北的菜色與各具特色的烹調手法在這個舞台上展露無遺,久而久之,幻化出適合台灣人味蕾的改良式菜餚,在餐桌上各顯魅力。

葛羅斯在文中推薦的台北名店名菜,包括鼎泰豐的上海湯包,桃源街的老王記牛肉麵,西門町的阿宗麵線,青葉餐廳的台菜,川菜館的麻辣鍋和永和豆漿等等。連台式日本料理都獲得他的肯定,包括壽司、鐵板燒和甜不辣。

葛羅斯妻子是台灣人,娘家在西門町,他不諱言因為這層關係,對台北可能有點偏心。不過,他還是大力稱讚台北美食,尤其對滷肉飯讚不絕口,稱滷肉飯是台灣小吃的典型代表。




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閱報秘書》晴空亂流 看不到

閱報秘書》晴空亂流 看不到



















晴空亂流的特色就是無法由肉眼或雷達觀察到,事前幾乎無法預測,因此航空專家提醒,旅客搭機最好還是全程繫安全帶。


有資深飛行員表示,空中常見的亂積雲代表有強烈的上升氣流,通常飛機都會避開,這種氣流因為帶有大量水氣,也可以被飛機的氣象雷達「看」到。但是晴空亂流與水氣無關,不管是肉眼或是雷達都看不到。


一般來說,晴空亂流常生的原因之一,是飛機在對流層頂部高度突然飛入高速的「噴射氣流」當中。由於噴射氣流主要在高緯度地區,因此由台北飛往北美與東北亞的班機,在接近日本時幾乎都會出現顛簸現象。


【2008/09/21 聯合報】@ http://udn.com/

2008年9月18日 星期四

若要人前顯貴,就要人後受罪!--退一步,是讓自己跳得更遠!

若要人前顯貴,就要人後受罪!--退一步,是讓自己跳得更遠!

戴晨志幽默加油站


我的朋友,告訴我一則真實的故事—



小 邱(化名)自師專畢業、當兵退伍後,就被派到台南鄉下的小學教書。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小邱認真盡責地在小學教了五、六年的書,仍覺所學不足,就全力準備報考高雄師大英語系夜間部。



也算是滿幸運的,小邱如願考上了!可是,每天在學校上課,教一群頑皮的小朋友,下了班就已經累死人了,怎能再到高師大上課?況且,台南到高雄的路途遙遠,自己又沒錢買車,怎麼辦呢?



然而,路,是自己選擇的,必須自己勇敢地走下去!因為—「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遙遠!」每天,下了班,小邱就騎著摩托車、頂著風,前往高雄,畢竟,人都要努力造就自己,不能原地踏步、不再求上進啊!說真的,一趟上學路要騎四十多公里,真的很辛苦,尤其是在冬夜,冷風刺骨地呼嘯吹著,令人直打哆嗦;可是,沒有埋怨、沒有懈怠,在咬牙堅持中,小邱常會在岡山停下摩托車,吃一碗羊肉湯麵,來犒賞自己,並惕勵自己—「我絕不放棄,我要堅持到底!」



英語系畢業後,小邱又在公餘之暇努力拚考過托福,甚至也通過公費留學考,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啊!經過多年的苦讀之後,小邱終於如願以償,就要踏上留學英國之路了。然而,在這時,老天開了小邱一個大玩笑—小邱竟在出國前幾天,出了一場大車禍,摔斷了雙腿!



「兒子啊,我只有你這麼一個兒子,你就不要去什麼英國唸書了嘛!你在鄉下做老師,已經很不錯了,為什麼一定要出國?」老媽淚涕直流地說:「我有去幫你算命,那個算命仙也說,出車禍是個壞兆頭,你出國一定會諸事不順……」



然而,不管寡母和妻子如何地哭泣、哀求,小邱的心依然堅定,絕不退卻!



他,雙腿裹著白紗布,雙手拄著拐杖、也拖著行李,任憑寡母與妻子的錐心哭喊,他忍住淚、咬著牙,頭也不回地前往機場、搭上飛機,前往下著大雪、茫茫未知的英國!而來接機的台灣學生一看到他,一臉驚訝地說:「天哪,你兩腳斷成這樣,怎麼也要來唸書啊?」



不過,只要有信念、有決心,一切痛、一切苦,都將過去!



後來,小邱完成博士學位返國,現任南部某國立大學系主任兼所長;而過去的同事,因都選擇「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現在都還在原小學教書。



有句話說:「若要人前顯貴,就要人後受罪!」



的確,人若不「勇敢突破僵局」,只是住在「舒適圈」裡一天過一天,怎會有機會「在人前顯貴」呢?



人,就是要「突破舒適圈」,走出一條「挑戰自我、邁向巔峰」的路;這條路,雖是吃苦、受罪、難捱,卻也是一條換取「生命冠冕」、「榮耀無比」的路呀! 



勵志小短文



您的床頭上有「鬧鐘」嗎?有些人不必用鬧鐘,因他心中有重要的事,時間一到,他就會自動醒來。



有些人則是用兩、三個鬧鐘。為什麼?因為,一個鬧鐘不夠,鬧鐘一響,他會自動地把鬧鐘按掉,自己則埋頭繼續睡;等第二個鬧鐘再次響起,他還是迷糊地把鬧鐘按掉,並告訴自己——「再睡一下子吧,等第三個鬧鐘響了再起床。」



真的,鬧鐘對某些人是沒有效果的!也因此,最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實驗室發明了一種「會跑的鬧鐘」,這種鬧鐘不僅會響,而且「還會跑」!也就是,這種鬧鐘的底盤下裝上了輪子,一旦時間到,鬧鐘響起,就會滾下桌子,跑來跑去。



哈,您聽到了嗎,聲音好吵哦!可是,會不停地跑,跑到另外一個角落去,你非得起來,去抓住它、按掉它不可,不然鬧鐘鈴聲就會一直響。



你貪睡嗎?當你被這鬧鐘這麼一折騰,想要再繼續睡,恐怕也很難了!



所以,有些人,要三個鬧鐘;有些人,則不用鬧鐘。提醒時間,靠鬧鐘,但起不起床,則是靠「決心」。



第一次聽到「若要人前顯貴,就要人後受罪」這句話,是我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當時,我受邀在保險大會中演講;後來,在座談會中,一位頂尖的保險從業人員,在接受全場喝采後,有感而發地說出了這句話。



真的,誰能在眾人中「顯貴」呢?除非,他默默地在人後「受罪」—不斷地卑微地付出、打拚、耕耘,才能做出超越別人的成績呀!



大陸知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說:「閱讀是將一個人由平庸的人生中『拔出來』的重要途徑。」因為,閱讀可以讓人生變得有深度、有內涵、有品味,也擴大生命的寬度。



的確,閱讀與進修,能讓我們「以不同的氣度與視野來面對世界」,這也是我們能超越他人的方法。就像本文中的小邱,唯有再努力、再進修,才能建立寬闊的視野與深度,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光彩!



所以,一個人在失意時,千萬別灰心,記得要沉潛自己,也努力提升自己,「把失意當磨練」;因為,「蹲下」是為了更強而有力的躍起,「退一步」是為了讓自己跳得更遠!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

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戴晨志幽默加油站


--趕快放下悲傷,數算幸福吧!




一個林姓醫生朋友說,他有一個醫學院的學妹,在懷孕期間,
先生出軌了,而且對象竟是她最要好的朋友。「學長,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們怎麼能這樣傷害我、狠心對我呢?」也是當醫生的學妹,在電話中傷心欲絕地泣訴著。



生產過後,學妹依然忙於診所,又要照顧嬰兒,經常半夜醒來就睡不著了;加上外遇的先生在台北工作,她自己則在中部的鎮上開業,讓她心情無所依靠。「學長,我還好啦,你放心,我是醫生,知道怎麼治療自己……」電話中,學妹語氣鎮定地說道。



兩三個月後,當林醫師正忙於看診時,這學妹又打來電話說:「學長,你可不可以找人來我的診所……」「噢,對不起,我正在看診,等一下再回妳電話!」



等林醫師忙完,再回打幾通電話給學妹時,卻都沒有人接聽;幾天後,林醫師得到消息—「學妹先吃了安眠藥,再打氯化鉀自殺了!」而出事的時間,也就是在她打來電話,但林醫師卻忙於看診、沒空和她好好說話的時候……



「我真的很後悔,那時候她打電話來,就是一種求救訊號,要是我能多和她聊個幾句,她可能就不會一時想不開而自殺了!」林醫師懊悔地對著我說。



真的,我們實在無法知道別人的心理世界,也不能預知「早知道」;就像在藝人倪敏然自殺前,曾有警員在路上遇見他,也和他聊了一兩句話,但,警員後來懊惱地說:「早知道他想自殺,我再多跟他講一些話,他可能就不會去尋短了!」



的確,人生有許多苦悶和痛楚,很害怕天亮、好害怕有人尋仇、好害怕有人苦苦相逼、或害怕有人絕情地冰冷相待……一想到這麼多的痛和苦,心中的「危險因子」就驟然增多,好想死掉算了,一了百了,自我解脫吧!



可是,每個人的一生,只能活一次呀!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不可取代性」和「生命一次性」呀!也因此,當我們心中的「危險因子」增加時,我們的「保護因子」就要趕快起義來歸,來捍衛自己的生命呀!畢竟,我們都必須有更強的「挫折容忍力」,拿出勇氣,來殺死心中的「危險因子」,而不是束手就擒、坐以待斃呀!



最近,我唸小一的兒子和女兒,在洗澡前,都脫光身子,而把內衣、內褲揉成一團,當成籃球,不斷地投向洗衣籃子裡。在屢投不進時,兒子說:「沒關係,再多投幾次,總是會投進去的!」



是的,在心情低潮、沮喪、悲痛時,我們都必須找人「傾訴、宣洩」。或許,別人不知道我們痛苦的心;也許,別人正在忙,但我們求救的管道不能只有一個!再多找幾個朋友、再多投幾次籃,總會投進去的呀!



看看拳擊選手,他絕對不能在擂台上「停止跳躍」。一個停止跳躍、不再揮拳的人,一定會被擊倒的!我們就是要成為一個「不停地跳躍、揮拳的拳擊手」,才能活躍在美麗的人生舞台上啊!



勵志小短文



有一名結婚不久的男子,經常悶悶不樂,因他在家被老婆管,在公司也常被老闆盯,以致覺得自己「很沒自由」。後來,他跑去問自由女神,請教「手拿著火炬的自由女神」,看看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自由女神說:「你是在嘲笑我嗎?還是故意在糗我?你看,我這個樣子像是自由嗎?」



每個人都會羨慕別人,覺得別人家很好、夫妻感情甜蜜、子女都很上進、先生事業有成……可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呀!美麗、漂亮的英國黛安娜王妃,即使嫁給查爾斯王子,婚姻生活依然不睦,最後宣告離婚,甚至遇上車禍、悲慘身亡。



悲傷、憂鬱,有時會像個小偷,悶聲不響地就侵入我們內心裡,可是,我們要任憑小偷住在我們心裡作祟嗎?我們豈不都要趕快把小偷趕出去,趕快還給我們快樂的心情,和燦爛的笑容!



所以,趕快「放下悲傷、數算幸福」吧!



當憤怒、生氣的「危險因子」入侵我們內心時,我們要儘快地數算一下幸福,讓心中的「保護因子」來拯救自己;因為,事情絕對沒有想像中那麼糟糕。而且,悲傷和痛苦一定會過去,只要我們轉換心情,陽光與快樂一定會隨之而來!



其實,「一個人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



我們的心,決定我們的命運—「心的寬度,決定路的寬度。」真的,我們要成為一個「不停跳躍的拳擊手」,只要勇敢地跳躍,生命就會有活力!



而且,「有志氣、少嘆氣」,就會有好遭遇,就一定會日漸得意呀!

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冷泡茶比例 專家:1比50最佳

冷泡茶比例 專家:1比50最佳


























冷泡茶是近年來國人新興飲茶方式。

記者施鴻基/攝影

不少民眾都自泡「冷泡茶」享用,茶業改良場台東分場製茶課長范宏杰指出,以小保特瓶製作冷泡茶,最佳比例是茶葉、水1比50,再視各人口味增減,且勿久藏,以免茶水變質。


范宏杰說,冷泡茶製作簡單,只要茶葉以冷開水沖泡後置於冰箱冷藏即可,這是近年來國人新興的喝茶方式,不過,許多人不了解茶、水比例,茶葉放太多,茶水味道苦澀,茶葉放太少,茶水又清淡無味。


經過研究,范宏杰建議,以一般約600CC的小保特瓶為例,茶葉與水的最佳比例是1比50,約20分鐘後,就會出現冷泡茶的味道,並放置於冰箱冷藏2到6小時,讓茶葉中的成分完全釋放,味道會比較香濃;他說,每天晚睡前製作,隔天上班前,就帶著成品到辦公室享用。


范宏杰說,一般冷泡茶製成後,約可冰藏3天,超過時間就可能會變質,出現酸味,屆時最好不要飲用。如果嫌小保特瓶事後不易清理,挖殘留茶葉耗時費事,可考慮使用有杯蓋的塑膠杯取代。


關山警分局長黃富村也是冷泡茶愛好者,冰箱裡常有自製冷泡茶成品,自用或招待客人皆宜。他說,喝冷泡茶約有2年時間,以往用熱水泡茶再冷藏,都有苦澀味,但如今用冷開水泡茶,茶水香濃不苦澀。


【2008/09/09 聯合報】@ http://udn.com/

2008年9月5日 星期五

幸福的想法,帶來幸福的人生!--千萬別當負面情緒的帶原者

幸福的想法,帶來幸福的人生!--千萬別當負面情緒的帶原者

戴晨志幽默加油站


從家裡出門,載著內人和兩個小孩到體育館去看籃球賽;一上車,內人就繃著臉、不說話,氣氛顯得不甚愉快。這時,坐在後座、唸幼稚園大班的女兒有點緊張,一直拉著媽媽的肩說:「媽咪,妳怎麼啦?妳怎麼不說話了?」



內人的臉,還是一副不悅、好像很生氣。而唸小一的兒子也說:「對啊,媽咪好像生氣了!我有預感,媽咪快要發作了!」兒子坐在後面,一臉無辜地說:「我也不知道我們犯了什麼罪,害媽咪這麼不高興?」



我一邊開車,瞄了一下右側的內人,她還是臭著臉,不理會兩個小孩;而女兒一直撒嬌地說:「媽咪,妳怎麼了?妳不要生氣嘛,妳不要不理我們嘛……」



此 時,兒子以哥哥的口吻安慰妹妹說:「柔柔,妳不要怕,媽咪不會不理我們的。媽咪不理我們,她自己也會很痛苦的……等一下,我們去看了籃球賽,媽咪就會好了,媽咪就會忘記不高興,氣就會消了!」



哈,兒子真是鬼靈精,知道媽媽是個「超級的籃球迷」,對什麼裕隆、台啤、緯來、達欣、台銀……任何球隊的明星球員,都如數家珍;只要看了精彩球賽,什麼不高興、不愉快,都會拋諸腦後。



噢,球場到了,只見人潮洶湧,場內塞爆了,一大堆年輕人都跑來看球,擠得水 洩不通;而我們家的兩個毛頭,大概是年紀最小的觀眾了。我們坐在貴賓席特 區,視野極佳。今天是台啤對緯來,球場坐得滿滿的,哇,台啤的「野獸」林志傑,以超級美技「灌籃」,全場球迷瘋狂叫好!



可是,緯來的李啟億,也連投了幾個三分球,真不是蓋的!而台啤的帥哥何守正,也不遑多讓,一出手,就是漂亮的三分球,只見內人和小兒、小女都不停地瘋狂鼓掌、大吼鬼叫!而才沒幾秒鐘,「野獸」林志傑又來個特大號「灌籃」,甚至,給緯來蓋一個「大火鍋」,哇,真是太厲害了,全場球迷幾乎瘋掉了,掌聲、叫好聲,久久不息!



比賽結束,全家人好興奮地上車回家;在車上,兒子對妹妹說:「柔柔,我就跟妳說,我們又沒犯什麼罪,所以妳不用害怕,媽媽看完籃球,心情就會變好了; 妳看,我說的沒錯吧!」



此時,內人笑笑地說:「誰叫你們在家搶玩具、吵架,又四處亂丟玩具,讓我整理得好累……」



我開著車子,心中得了一個結論—「心情難過時,千萬不要悶在心裡,趕快去找一場球賽、一場電影看看,或出去找朋友、或跑跑步……」人,要學習「轉換心情」,讓負面的情緒「換跑道」,不能一直陷在生氣的情緒中。



人的屁股,若一直坐在針尖上,會很痛的!趕快「跳出針尖」,趕快去找到一個「宣洩的出口」,人就 會忘卻煩惱、迎向喜樂!



勵志小短文



有位老先生得了重病,已經在加護病房裡住了三天;後來主治醫生認為,自己有告知病人病情的責任,不能再隱瞞了。於是,這醫生走到病床旁,很認真且嚴肅地告訴老先生:「伯伯,你的病情滿嚴重的……」



老先生一聽,眼眶不禁流下淚來。此時,醫生很關心地再問道:「現在,你有沒有很想看、想見的人?」



躺在床上、體力虛弱的老人點點頭說道:「有!」他用幾乎聽不見的聲音說:「我……我想看另外一位……醫生。」



哈,人在快死時,也要儘量爭取自己的權益、找尋自己的生機,絕處盼能逢生;相同地,人在生氣、快爆炸時,也要為自己的情緒「找到出口、跳出針尖」。



看看我們的社會,多少感情不順的男女,跳河、跳樓、燒炭自殺。我也認識一中年失業的父親,家中經濟狀況不佳,居然上吊自盡;奈何他身體太重,繩子扯斷了,整個人摔了下來,以致自殺未遂。也有一退休男老師,投資股票失利、慘賠,傷心之餘,在全身淋上汽油、點火自盡;可是,熊熊大火被撲滅了,他沒死,身上卻百分之七十被灼傷,變成殘廢的悲慘老人……



事實上,「幸福的想法,帶來幸福的人生!」



真的,一個人想要擁有幸福的人生,必先要有幸福的想法!



我們絕不能當一個「負面情緒帶原者」啊!如果,我們「經常生氣、心情悲觀」,而不懂得「轉換心情、正向思考」,就一定會悲上加悲呀!所以—擁有好心情,看人看事都很喜樂,人間就是天堂;帶著壞心情,看人看事都不高興,生活就是地獄。天堂與地獄,我們要選擇哪一樣,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啊!

2008年9月4日 星期四

【小學生大未來】撿回來的校長獎



遠見雜誌



【小學生大未來】撿回來的校長獎


貧富差距大,教養兩極化



富孩子放學到才藝班報到,暑假出國參加夏令營



過完暑假就升小六的小輝,站在8月無影的日陽下,等著媽媽開車載他去學校,趕赴開學前最後一個返校日。



曬得一身黑的小輝,幾天前才剛從美國坐飛機返家,在聯電擔任工程師的爸爸,原本想趁這個暑假,帶全家到瑞士旅行,結果在同事的遊說下,改變心意送小輝到洛杉磯參加暑期夏令營。

這並不是小輝第一次出國,可是卻是頭一遭和外國孩子一起上課,週末時還可以到迪士尼樂園和環球影城,大開眼界。



戴著眼鏡的小輝,從四年級開始,就是學校管樂團的一員,成績也一直維持在班上前五名,很少讓父母擔心。



放學之後,小輝不是練團,就是到才藝班報到,他上的課包括鋼琴、書法、繪畫、珠算和英文,幾乎把一星期五天排得滿滿的,通常得到9點才能回到家。



等到週末,如果學校沒有考試,爸媽總會帶著小輝和妹妹去游泳,到新竹郊外走一走,要不然,就是待在家裡翻閱整屋子的課外讀物,或坐在書桌前打電腦。



窮孩子6000元老人年金養一家子,沒戶口、連念書都成問題



場景轉到嘉義中埔鄉籐寮,距離嘉義市不到半小時車程的地方。



額頭有一道疤的阿仁,陪著83歲的阿嬤,坐在門前撿地瓜葉,看到《遠見》記者來訪,立刻遞上一封信。



寫信的人是阿仁的姐姐,她信上寫著,「我是個沒有戶口的幽靈人口,今年考上高中,拿不出身分證明,沒辦法入學,可以幫我嗎?我想讀書。」



原來阿仁的媽媽在花蓮已經結婚,育有四個孩子,後來遇上阿仁的爸爸,生下阿仁三姐弟。迷戀賭博的媽媽一走了之,爸爸長期在宜蘭打零工,祖傳的一塊沒用山坡地,讓他們無法申請低收入戶,阿仁跟姐姐只好跟著阿嬤,靠著一個月6000塊的老人年金過活。



雖然仍沒有健保,但準備升小五的阿仁比姐姐幸運,一年多前入了戶籍,只不過,他的姓不是跟爸爸,而是媽媽花蓮那個沒離婚的老公。每次老師請他在補助申請單上簽名,他都會問老師,「我的姓要寫什麼?」



阿仁家距離最近的中山國小,開車至少要40分鐘,所以每天早上,阿仁6點就得起床,走到山下等校車;放學之後,他也必須趕4點半的校車,否則等天色暗下來,山路就更不好走了。



可是一回到家,沒有人督促阿仁寫功課,不識字的阿嬤,也沒辦法教他,放假在家不是看電視,就是在家裡附近玩,所以成績始終是班上倒數,大字不認識幾個,老師對阿仁沒有太大奢求,只希望他畢業之後,不要成為文盲。



隨著貧富差距拉大,像小輝和阿仁這樣兩極的故事,普遍存在台灣每一個角落。導演林正盛還在年初拍攝紀錄片《我們的孩子》,呈現富孩子和窮孩子生活和學習的差異。



下課後孩子去哪裡?假日做什麼?才是競爭的開始



自從推動九年義務教育之後,不管富孩子或窮孩子,大家上學都不成問題。但此刻兩者最大的差別,就在下課後。不僅影響這批學童的未來,也影響國家的未來競爭力。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去年隨機取樣全國2200個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童,發現富裕家庭下課後沒有人指導課業的比例只有二成二,超過五成的富孩子,放學後會學才藝,例如騎馬、打高爾夫球,甚至過半數的富孩子暑假時會出國旅遊。



至於窮孩子,則超過半數家裡沒有書桌,只能在餐桌、板凳,甚至趴在地板寫完學校功課,而且近七成窮孩子放學後沒有人指導課業,有52%想上才藝班,但家裡沒錢。



這些窮孩子回到家裡,面對的只有饑餓、咆哮和四面牆壁;流落街頭,又整天無所事事。



「少了很多文化刺激,世界是被限制的,這些孩子像是宅童,」兒福聯盟執行長王育敏說。



不只學習機會很少,連飲食落差也很大。根據今年5月份兒福聯盟假日兒童飲食習慣調查發現,富有孩子放假很多去吃大餐,牛排、義大利麵、日本料理,吃得比平常好,但是窮孩子就反過來,平常還有學校的營養午餐,假日少了學校的照顧,常常只吃泡麵、餅乾、白飯配罐頭、麵包。



家庭解體,孩子像斷線風箏



家庭失能父母功能不見,單親、隔代家庭創新高,隱藏社會未爆彈



孩子就像風箏,當風箏線被牢牢拉住,就能夠愈飛愈高,在天空遨翔。上學時,老師就是拉住風箏的那隻手,放學後,再交棒給父母。



可惜,現在的台灣,有愈來愈多的父母狠心地鬆開手、放掉手上的線,讓無辜的孩子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下課之後,頓時失去倚靠,只能毫無目的地隨風飄盪。



其實,孩子下課後沒人照顧的問題,不是現在才發生。



30年前,台灣面臨經濟起飛與工業化轉型,女性紛紛投入職場,造成雙薪家庭大量增加,再加上農業解體,大家庭和社區的互助功能沒落淪喪,導致產生很多「鑰匙兒童」。



不過幸好外界誘惑仍不多,通常靠著電視或找鄰居玩耍打發時間,而且父母就業機會多,口袋麥克麥克,孩子不至於吃不飽。



但是時至今日,孩子放學後沒人照顧,已經結合失能家庭與弱勢,成為教育現場一個急待解決的新課題。



創辦博幼基金會、照顧1000多位弱勢學童的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一言道破現況,「窮的比以前多,家庭又比較破碎,弱勢兒童的課後照護需求,大得不得了。」



已在兒福聯盟服務15年的王育敏觀察,過去15年來對台灣下一代面臨最大的變化是家庭解組的速度很快,例如單親家庭已經有8%以上,再婚、重組、不完整家庭愈來愈多,離婚率在十年內提高4.21%,隔代家庭愈來愈多,已達8萬518戶。



「父母的功能正在逐漸下降、消失,甚至父母成為兒童的加害者,兒虐案件過去每年成長一成,」王育敏指出。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過去十年,低收入增加3萬5724戶,原住民、身心障礙人數也分別多了8萬8080人、44萬9728人,至於社經地位較低的外籍配偶人數,去年也達到40萬4142人。



根據家扶基金會統計,過去五年,受扶助的戶數及兒童人數增加成長率,分別高達45.3%及36.8%。而根據兒福的調查中,目前約有1.1%的國小學童和手足同住,家中根本沒有成人。



過去父母是孩子最主要的倚靠,現在可不一定,已有一萬戶由兒童局列管的高風險家庭,「這些都是隱藏在社會的未爆彈,」兒童局長簡慧娟說。



孩子受害16萬小學生像浮萍兒,易流連不良場所,甚至加入幫派、進監獄,過去十年,台灣的弱勢族群與解體家庭成長快速,最無辜的就是下一代。



這一群孩子到底有多少?內政部戶政司統計,目前全台灣約有200萬6至12歲的小學學童,其中超過16萬人,因為經濟貧困或家庭失能,缺乏照顧而導致學習停滯。



不過,弱勢孩子的實際數字應該不只如此,因為接近貧窮線邊緣的「近貧」或「新貧」一族,正在增加當中。



有人稱這些沒有人管孩子是「浮萍兒」。父母沒能力供他們去安親班、學才藝,也沒空陪伴教育,學習成就和同學愈拉愈大,導致他們下課後在外遊蕩、流連不良場所,甚至加入幫派組織。



「國中生最恨補習,而國小生最恨的就是下課後沒人陪,」家扶基金會社會資源處處長翁慧圓觀察。

今年9月份,教育部社教司計畫在全台灣九個財力較差的縣市實施「夜光天使計畫」,從晚上7點到9點間提供回家後缺乏照護的國小學童一頓晚餐與伴讀,預估最多一年能補助3000個孩子。



主動提案推動夜光天使的社教司長朱楠賢感性地說,「能救一個是一個,不希望未來蓋太多監獄。」

伊甸基金會執行長黃琢嵩也說,「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從家門出去,從警察局回來。」



教養,才能終止 貧窮的詛咒



延伸教育當家庭失能,社區與社會、教育單位就必須搭起一座家庭與學校間的堅固堡壘。



事實上,近年來從政府到民間,已經有愈來愈多人看到弱勢孩子沒人管的嚴重性,因為不僅牽涉到下一代的素質,更攸關整個社會、甚至是國家的未來競爭力。



擔任多個NGO的理事,也因為關心弱勢孩子,目前身兼兒福聯盟董事長的馮燕觀察,現階段老人的福利備受重視,既有每個月的年金可領,又強調在地安養,但「兒童的情況其實也跟老人一樣,需要大家關注,只差在老人有選票,懂得為自己發聲。」



世界展望會社工處處長全國城更明確指出,弱勢孩子如果沒人照顧,人格容易產生缺陷,當人格缺陷的孩子愈來愈多,真的很難想像台灣未來的競爭力會如何。



許多人也紛紛建議,當家庭真的失能,社區與社會、教育單位就必須毫無考慮地接手這個問題。整個社會必須搭起一座家庭與學校間的堅固堡壘,「讓弱勢學童不要在下課後迷失在兩點一線間,」馮燕指出。



朱楠賢坦言,過去教育部主要重視學校圍牆內的問題,但很多學童的問題,都來自不健全的家庭,「要家庭失能的孩子到學校表現好,不太可能,中輟的機率就比較高。



教育單位,現在的確有必要把教育的功能延伸到圍牆以外。



「家長不行的話,老師就要扮演家長的角色,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李家同指出,如果家長本身是孩子的壞榜樣,也不關老師的事嗎?「辦教育就是要對有問題的人提供協助。」



台大外文系教授劉毓秀說,最好替代家庭功能的是社區,社區工作某部分替代了過去大家族的力量,那種互相支撐的社會網絡力量,是現在核心化小家庭所不能比擬的。



課後輔導不只給孩子生活救助,還要給他們技能、讓他們跟上學習,才能終止貧窮



至於,要為這些弱勢孩子做什麼呢?幾乎所有人都一致認為,課後輔導是最好的選擇。



七年前投入部落課輔前,台灣彩虹原住民關懷協會副主任劉邦彥曾經到南投縣仁愛鄉20個部落對長老、家長做過調查,結果19個部落都告訴他,孩子需要課後輔導。



不管家扶基金會或世界展望會,都曾發生過家長小時候是受助童,10年或20年後,又帶了兩、三個小孩回來接受金錢補助,等於是下一代仍繼承了父母的貧窮。



「對弱勢孩子的幫助,不只生活救助,而是給他們技能,讓他們跟得上學習,才能終止他們下一代的貧窮詛咒,」全國城自己也曾是世展受助童,對此特別有感觸。



前陣子常陪第一夫人周美青下鄉探訪原住民孩子的馮燕觀察,課輔具備了三種功能。首先,至少協助孩子把功課寫完,只要完成功課,老師不會處罰他,同學會接納他,孩子就會喜歡上學,不會中輟。再來,課輔也是補救教學最好的機會。因為是一對少教學,比較容易發現孩子沒學會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安輔孩子的情緒。也許課堂上發生重大的事件,讓孩子沒面子、生氣或被欺負,隔天就翹課不去上學了,課輔老師如果發現,就可以事先預防。



民間力量10多年來,社福機構和企業基金會默默投入課輔工作



相信很多人已經發現,弱勢學童的課輔成了社福機構和企業基金會最近十年最流行的行善方式。



在企業界12年,又待過伊甸基金會的博幼執行長周淑禎分析,社福思惟與時代有關。



窮苦的年代,就有家扶和世展做救濟工作;經濟起飛的時刻,伊甸基金會提倡身心障礙者也能被平等對待;到了現在的M型社會,最需要的就是弱勢課輔,「弱勢課輔應該還會持續很久,」周淑禎大膽地預言。



有趣的是,幾乎只要一投入課輔的機構,就會不停擴點,經費一年比一年多。



像是中興保全基金會,11年前,本來只在台北市大同區進行弱勢課輔,現在卻遍及宜蘭14個小學與3個國中,每年斥資2300萬。



「我也希望能不要做,但看到愈來愈多孩子需要幫助,好像已經回不了頭,」中興保全老闆娘,也是基金會執行長莊素珠表示。



尋找春天與其指責家長講道理,不如直接幫助孩子逆轉勝,找到春天



當然,也有人提出質疑,如果連孩子的課後生活都交給學校老師或社區,那麼,家長會不會更不負責任呢?



李家同觀察,這些製造家庭失能的家長,並不會因此有責任感,反正他們本來就不管孩子了,「對那些有問題的家長講大道理是沒有用的,還不如直接幫助孩子最實際。」



馮燕也認為,想要讓家長站起來,必須一手先幫他抱住孩子,另一手再拉他站起來,「如果你光指責家長不負責任,根本是白費唇舌,沒有懲罰到家長,反而間接懲罰到孩子。」



事實上,近幾年來已經在許多角落,發現許多「逆轉勝」的典範。



今年國小畢業的嘉義水上鄉柳林國小王義雄,是個單親家庭的小孩,大陸籍媽媽改嫁了,父親有輕度智障,回家總是沒有人管,三年前還在街頭跟別人打架,功課常常沒寫,班上倒數第三。



經過當地闕師母的愛心與輔導,今年以校長獎畢業,簡直是「撿回來的校長獎」。



而今年要升上小三、家住高雄縣甲仙的陳妤慈,是由低收入外婆照顧的隔代家庭,小一被醫生判定是智障,到了小二了,ㄅㄆㄇ都背不全,考卷拿出來幾乎科科零分,結果只上了一年教會的課輔班,國語竟然考100分,讓醫生取消她的智障手冊。



失能家庭的孩子也能有春天。只要社會與政府伸出援手,就能救起台灣的下一代。

2008年9月2日 星期二

訂定「九三」為軍人節 源自紀念抗戰勝利

訂定「九三」為軍人節 源自紀念抗戰勝利




更新日期:2008/09/02 17:35






(軍聞社記者王智平台北二日電)明天是「九三」軍人節,也是抗戰勝利六十三週年紀念日。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後所舉行的受降典禮,即於當年九月二日在停泊於日本
京灣的美軍「密蘇里」號艦艇上舉行;而我戰區的受降典禮,則於九月九日上午九時在南京中央陸軍官校舉行,由何應欽將軍代表受降,象徵結束這段艱苦的抗戰歲
月。為紀念這段日子,國民政府乃於民國三十五年四月決定將每年九月三日訂為抗戰勝利紀念日,並於當日舉行中樞秋季國殤大典。

 在民國四十四
年前,各軍種均定有不同的節日,國防部認為各軍種雖各有其光榮傳統及不同的歷史背景,但因各軍種節日名稱各異,無法在實質上確立「軍人節」的定位,於是考
量國軍在八年浴血苦戰後,最後獲得光榮勝利,正足以代表國軍不平凡的革命精神,同時考量納入各軍種紀念節日的共同意義,遂制定九月三日抗戰勝利紀念日為
「軍人節」。

 因此,九月三日成為軍人節的由來,正是紀念國軍對日抗戰獲得最後勝利的特別日子。不僅如此,回顧「全民國防教育法」自民國九
十四年二月二日總統核定公布,九十五年二月一日正式施行,並明訂每年的「九三軍人節」為「全民國防教育日」,賦與全民國防更深遠的作為與具體象徵,讓「九
三」又多了一層意義,更加突顯九三軍人節的榮耀與時代價值。

 踵武前賢、緬懷先烈們為國犧牲奉獻的偉大情操,全體國軍官兵除應發揚抗戰精神,做好戰訓工作,以實力與決心擔負起捍衛國家安全的神聖使命,更要將保國衛民化為身體力行的責任與榮耀,無愧國軍光榮傳統的傳承與發揚。